中国也要走产权激励之路
中国也要走产权激励之路
厉以宁建议混合所有制中员工持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最近在谈到混合所有制问题时说,乔布斯之所以能成功,不在于他本人如何能干,而在于他拥有一个研究团队,通过产权激励能把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中国也要走这条路。
厉以宁说,混合所有制问题当前讨论比较多的是员工持股制。这也是需要搞清楚的。我听到以下几种说法。
一是把员工持股制的好处着重放在短期效益上。比如说,企业一上市,股值一增,马上可以抛掉,赚一笔钱。
二是有人说这是福利,我在企业工作了几十年,现在你给我一点股,就表示对我过去功劳的承认,这跟改不改进企业工作关系不大。有了股权,一转卖,收入就增加了。这不是福利是什么?
三是认为实行员工持股制以后,可以在企业中设立职工持股会,影响企业的决策,通过有利于员工的决定。其实,职工持股会是不规范的,反而会形成对完善的企业法入治理结构的干扰。
总之,在实行员工持股制过程中,决不能把它作为一个短期行为来对待。
在这里,有必要说明员工持股制的意义和作用。经济学认为,财富是由物质资本的投入者和人力资本的投入者共同创造的,光有物质资本的投入而没有人力资本的投入,创造不了财富,创造不了利润。既然利润是共同创造的,为什么利润只被物质资本的投入者占有,人力资本的投入者只能从成本中、从自己的工资中取得收入?近些年来,国外技术创新的企业,都把产权激励制度放在重要位置。人力资本投入者,上到高管、下到有贡献的职工,都可以以人力资本投入者的身份取得利润的一部分,表示他们是共享利润的。这就大大调整了职工的积极性,跳槽现象减少了。
在中国,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应该认识到,创新是带动经济增长的力量,这个趋势将来会越来越重要。
乔布斯之所以能成功,不在于他本人如何能干,而在于他拥有一个研究团队,通过产权激励能把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中国也要走这条路。
厉以宁对员工持股,提出两点建议:一、员工持股应该做到什么程度,既符合职工的利益,又符合投资者的利益,两者要兼顾。
二、一定要规范化,轻易试点,以后不好收场。不少问题,要研究,可以试点,但不要急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