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核心价值观亟须“全覆盖”
弘扬核心价值观亟须“全覆盖”
忻才良(上海)
数月前,解放日报先后三次刊发理论文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24字、12词作全面、形象、生动的阐释。这个创意宣传受到群众欢迎和领导重视。中宣部及时在上海召开现场会,推广上海经验,要求全国各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亟需“全覆盖”。这是很有必要的。
“全覆盖”,究其实,乃是思想方法论。它既是一种工作思路,一种理念,又是很具体的工作方法。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广泛、持久、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战略意义和对全中国人民追逐、实现习总书记倡导的“中国梦”的巨大推动作用,日益深入人心,激励人们自觉成为核心价值观的热忱宣传者、热心培育者、热情践行者,且已对党风、社风、民风的转变改观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促进作用、“全覆盖”,就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各类组织、各种企业、教科文卫事业单位乃至农村、街道、社区,都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是自己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责无旁贷,时不我待,“全覆盖”就是无一例外,没有特殊。这就是“全覆盖”的基本思路和工作理念。有了这一共识,“全覆盖”就能全面落实,切实践行。
“全覆盖”亦是工作方法说。习近平总书记近期一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意见》,都有明确的要求。诸如“六个融入”,即把大力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融入制度建设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融入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政权建设,融入城乡居民自治,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这个“全覆盖”经济社会、文明文化生活的涵义极其明晰,方法十分得当。而《意见》要求切实做到“三个纳入”,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学习组学习计划,纳入各级党委讲师团经常性宣讲内容,这个“全覆盖”思想与方法也很具操作性。还有“一个贯彻到、一个落实到、一个体现到”,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实践中,落实到立法、执法、习法、普法和依法治理各个方面,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这三点“全覆盖”的思想方法论也更明确、具体、很有抓法抓手。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一再提及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务必“从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强调在对全党全民“全覆盖”培育和践行时,突出抓好四大重点人群,即领导干部负有主体责任,要带头身体力行;公众人物应增添“正能量”,给追星青少年作好榜样;先进模范发挥标杆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先进模范人物见贤思齐的作用;抓好青少年的培育、引导、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工作,因为青少年的价值观决定国家的未来。其思想方法论融汇一体,可思、可行、可用、可操作。而主流媒体要把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覆盖”到所有报刊、所有栏目、所有采编人员、所有报道内容,更是既是宣传思想,又是传播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