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高校联手改革培养人才

媒体高校联手改革培养人才
 
人民网在京举办首届高校校长论坛
杨振武会见18所高校校长、书记,马利致辞为教育改革出招发力
 
    (记者 钟海珍  通讯员 尔 东)“2014人民网首届高校校长论坛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近日在京举行。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会见了18所高校校长、书记。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人民网董事长马利在论坛上致辞指出,教育是大众最关心、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人民网将坚守主流媒体的责任,发挥网络媒体优势,与各高校一起为教育改革的大业出招发力。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出席论坛并主持了分论坛。人民网总裁、总编辑廖玒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等18所国内知名高校校长、书记,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向他们授牌。
    据悉,本届论坛共设三个主题,分别是:招生制度改革的发展与监督;大学的创新发展;高校国际化的标准。国内知名高校的书记、校长们热烈研讨、踊跃发布,为深化教育改革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马利在致辞中认为,新型主流媒体的建设,归根到底是人才的建设、队伍的建设,需要人才的种类将越来越多、层次也会越来越高。高校作为理论研究、技术发展、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是我们媒体人才的孵化器。
    山东大学副校长陈炎在谈到招生制度改革的发展与监督时指出,讨论高考、高等教育改革,必须反思为什么要改革,是不是教育有问题。如果有,就必须针对问题改革,而不是为改革而改革。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认为,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一是让学生有考试的选择空间和自由度;二是让大学有选拔人才或选择人才的自由度。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洪大用提出,创新发展一定要和特色发展联系,甚至可以直接认为创新发展就是特色发展。模仿、复制甚至赶超所谓的世界一流大学,这样的发展路径,不会是一个真正的创新发展。简单的复制、模仿、赶超,永远都不可能实现真正的一流。创新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认清自我优势,走自己的路。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健介绍了上海交大的实践与探索。学校近十年围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矢志不移地推进“三个转变”:从解决一般问题向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国际前沿转变从小团队松散科研组织模式向有组织创新团队转变;从以“量”为目标向以“质”为目标转变,不断优化科研项目结构。
    高校的国际化标准已经成为衡量一个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外交学院党委书记秦亚青认为,国际化是培养有国际视野、尊重多元、学会宽容的学生。目前,国际化已经产生双向的本质变化,这也是辨别高校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据了解,人民网与各战略合作伙伴高校将在院校推广、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具体包括: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组建人民网教育专家顾问委员会、共同组织合办“校长论坛”、共建人民网教育频道相关栏目等。
 
 
 

报名咨询

021-65650813

021-51263651-8034

微信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4023701号 Copyright © 2003-2014 上海华智干部培训网